·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园地 > 教师论坛
淮 南 市 2007 年 中 考 英 语 试 卷 分 析
2013-01-09 00:00:00|作者:管理员|查看

2007

淮南市洞山中学: 蒋祥聪

安徽省 2007 年课程改革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在继承去年中考命题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 稳中有变 , 稳中出新 . 既全面 , 准确地考查了初中阶段学生是否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听 , , , , 文化意识”“五级目标”的基本要求 , 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 .

试题评价

安徽省 2007 年课程改革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所体现的命题指导思想 ,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

1、 命题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特点 : 试题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 , 全面考查了初中阶段学生英语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 体现了毕业学业水平测试的特点 . 同时也为普通高中择优录取提供了客观,公正 , 合理有效的依据 . 既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 , 又有利于展示学生自身的发展潜能 .

2、 命题体现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基本特点 : 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同时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 真正落实“学生会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的评价指导思想 , 侧重于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 考查了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 学生综合运用英语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水平 . 同时 , 还考查了学生的品德修养、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

3、 命题细致 , 全面 , 客观 , 公正的评价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 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英语知识的积累程度 , 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以及英语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 . 兼顾了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 . 试题的信度 , 效度 , 难度和区分度科学 , 合理 . 试题结果准确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

4、 命题发挥导向功能 , 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 : 试题既保持了去年的结构框架 , 又有一定的变化 . 在题型设计和内容设置上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 . 有利于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 , 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英语评价体系 , 有利于促进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


试卷特点

安徽省 2007 年课程改革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

1 考查内容 : 重视英语语言的积累,突出语言情景交际能力 , 关注语言习惯 .2007 年试题仍然努力贯彻新课改精神和理念 , 着眼于知识和能力 , 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 从英语学科特点出发 , 在考查学生英语知识和能力的同时 , 渗透对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考查 , 突出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和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水平 .

2 命题材料 : 选材与时俱进 , 关注时代话题 , 贴近生活 . 既满足了学生实际的生活和发展 , 又体现了英语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 以听力和阅读为例 : 在“听对话 , 选图片”中 , 所选话题密切联系生活中的日常活动情景 , 图文并茂 , 让学生既有真实的感觉又有美的视觉享受 ; 阅读理解 B , 以书信的格式 , 从一名学生的角度来关心环境问题 , 森林的消失 , 气候变暖 , 环境恶化 . 作为学生就应该关心社会 , 关爱大自然 , 学习的目的就是奉献于社会 .

3 试卷结构 : 设计科学合理 , 格式清晰自然 . 分为四个板块 : 既听力 , 英语知识运用 , 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 . 题型安排以客观题为主 ( 选择题为主 ), 主观题以写信息和写作形式考查 , 符合英语学科的特征 .

4 试卷用语 : 准确、地道 , 规范 , 符合英语言习惯 , 体现人文关怀 . 将严肃的枯燥的考试用语变为情感的对话和智慧的交流 . 体现了 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 的新课程理念和精神

试卷分析

现就安徽省 2007 年课程改革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 以我市某省级课改实验区为样本作具体分析 :

1 :抽样试卷综合指标统计分析

题号

I~IV

V

VI

VII

VIII

IX

总分

平均分

13 8

9 2

10 9

3 1

24 8

10

71 8

难度系数

0 69

0 613

0 545

0 62

0 62

0 5

0 598

标准差

4 98

4 51

6 23

1 96

12 23

7 26

34 78

区分度

0 92

0 94

0 92

0 91

0 96

0 92

效度

0 9

0 93

0 92

0 87

0 96

0 93

2 :抽样试卷成绩分布统计

分数段

120

110~119

100~109

90~99

80~89

72~79

72 分以下

人数

88

4730

3556

2127

1584

1072

17742

从表 1 、表 2 、可以看出: 1 、试卷的难度、效度、标准差和区分度均呈正态分布,与命题的预期目标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 2007 年考生的平均分比 2006 年降低了 0 4 个百分点。 2 试卷的其他参数与去年几乎一致,全卷总体难度适当。有一定的区分度有利于高中招生选拔。 3 、从表 2 可以看出我市的整体英语水平期待提高,虽然高分段较密集,但及格率不高只有 42 6% ,希望能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使我市的英语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典型试题分析

第一部分:听力 ,共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计 20 分,占整个试卷总分( 120 分)的六分之一,主要分成单项选择及填写信息两大部分。根据阅卷总体情况及部分抽样统计,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得满分,最低分 0 分,得分率为 69% 。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在及格分以上,总体情况良好。

在阅卷过程中,主要出现以下几个典型的问题,小结如下:在第一大题(看图片,选答案)中的第二题错误率最高。很多学生误选 B A 。题目中“ M: Mum, I’ve got full marks in the math exam ! W: Well done !” 有三个选项,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表情,( worried, excited, happy , 由于误听或理解有误,出现了误选。另外,填写信息中的第 16 18 题错误率最高。很多学生误写 science sience scieice scienc 等漏写、多写字母现象,还有误写成 seesight eyesight 等个别现象。在 18 题中 July ,部分学生把“ J ”写成“ j ”,虽然只是大小写错误,但也反映了部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存在一定的误区。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1 、单项选择 。该题共 15 个选项,分别从冠词、代词、名词、形容词、介词、宾语从句、习语及被动语态等多角度考查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我们在对 100 分以上得分的答卷抽样调查中,发现考生对第 21 22 23 24 26 28 33 34 等选项的正确率达 98% 。第 25 27 29 30 31 32 35 等选项的正确率达 95% ,只有第 35 题有关交际英语的运用错误率较高。因此可以看出,该大题偏易,几乎没有梯度,不利于对优秀生的选拔。我们建议能否有二题难度较大的选项出现在单选中? 2 、完形填空 。共 20 题,每题 1 分,抽样得分率 50 4% 。最高分 20 分,最低分 2 分,说明学生的英语知识运用能力差异较大,有不少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几个典型错误。对文章的意思缺少总体的理解及上下文联系造成误选,如第 36 39 42 43 46 题。对单词、短语的掌握不够清楚造成误选,如第 40 47 55 题。其中第 45 题出现的错误率最高,主要原因是没有读懂文章内容的核心含义,关键是没理解文章的幽默所在。第 52~54 题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错 52 题其他均易出现连续的错误。 3 、补全对话 。此题在中考中的分值只有 5 分,所占比例不大,但是本题却是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口语表达的一次全面考查。今年的试题难易适中,贴近生活,以假期出游为话题,包含了旅游目的地、交通方式、询问宾馆价格几方面,学生读起来亲切自然,而相应的迷惑项可以体现题目的梯度,是一道很成功的题。学生出现错误频率较高的事 58 题和 59 题。主要原因是选项 A 中的交通工具 taxi 一词所造成的迷惑性。学生如果不细心把对话中的句子读完,并联系上下文的连贯就很容易把 taxi 和下文的 train bus 对应从而造成误选。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共 20 题,计 40 分,占整个卷面的三分之一。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得分反差较大,抽样满分率为 20% ,及格率 30% ,说明有不少的学生能从文章整体把握大意,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于较难的句子的理解,不能反复推敲。如在 A 篇中的第 63 题出现的误选,本题要求学生判断作者的年龄,很多学生选择了 32 岁。造成的原因是学生对文中 I’m in my forties on the outside, twelve on the inside. 理解不够“ 从外表上看 40 岁,从心理上看 12 。”这与学生平时的训练较少,对一些词组理解不够有很大关系,聪明的学生从文中的照片亦可看出答案应选择 D. 再如 D 篇中的第 77 题。很多学生选择了答案,错误的原因在于对英美文化习俗的知识掌握太少。美国人习惯把第一层叫做 the first floor 而英国人把第二层叫做 t he first floor ,第一层叫做 the ground floor 。很多学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直接从单词意思中去理解“第一层”的含义,从而造成误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增加英语的阅读量,注意题材尽量多样化、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化、生活化。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 。属于主观性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今年的题目是要求学生完成一封书信,以李华的名义,将他的朋友田甜介绍给英国的朋友 Rita 。试题信息点提示充分,表达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时态准确,内容贴题。最高分 20 分,最低分 0 分,平均得分 10 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文章书写规范,详落得当,行文流畅。学生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发挥,体现了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这得益于广大英语教师的辛勤培育。也反映了我市整体英语教学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当然在阅卷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1 、一部分学生的英语表达没有语法支撑,以半中文或全中文的结构书写,如: I’ve a friend is Tian Tian; She has a head black hair; She best like play badminton 等等。 2 有些学生在表达时间上不规范:如: 2007 August 1 st . 不少学生把 August 写成 Augest, Ougust, 0ugest 等等 . 3 有些学生部分或完全抄袭阅读理解中的片段,试图蒙混过关。也有的学生头尾自己书写,中间抄袭一些其他的片段。 4 、有些学生在行文时,过于堆切信息点,且拖沓重复,亦或以拼音取代英文,希望以后多加强写的训练。

反思与建议

1 关于命题 : 今年的试题与去年相比 , 总体来说 : 稳中求变 , 稳中出新 . 试卷难度适宜 , 无偏题 , 难题 , 怪题 , 易于学生掌握 . 同时加大情景和语境的考查 , 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 体现任务型教学 ( 在用中学 ) 的理念和精神 , 贴近生活 , 具有时代感 , 符合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际 .

当然我们认为命题者应在选文和试题设计上更加科学合理 , 英语言文化地道 , 直接 , 适当考查一些英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 . 在试题设计上有些许难度 , 在与高中阶段英语衔接上做点文章 , 稳中有变 , 亦不要变得太快 .

2 关于英语教学 : 第一 , 要更加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 全面落实“五级目标 的要求 , 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 从试卷抽样分析和我们调中看到 , 英语教学要着力改变重知识 , 轻能力 ; 重结果 , 轻过程和方法 ; 重九年级 , 轻七 , 八年级 ; 重书本,轻交流活动 ; 重突击备考 , 轻平时课堂教学的不利倾向 . 强化单词 , 短语 , 句子和习惯的积累 , 同时加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 , 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 , 自我构建广阔的知识背景和体系 . 引导学生多读书 , 适时开展一些英语读书交流活动 , 以促进学生学习英语性趣的提高和享受学习英语的快乐 . 第二 , 要大力开展英语情景交流活动 . 英语课外交流活动是课改教材的一大亮点 , 是任务型教学的基本要求 , 是改变 哑巴 英语的最好途径 .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 有不少教师对此重视不够 , 以至于活动变成了自习或作题 , 要么干脆取消 , 这一点城区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学表现相当突出。教师不为学生搭建英语活动平台,学生就缺少了语言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所以我们希望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学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性的开展好英语课外活动,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在活生生的语言交际情景中提高英语运用的能力。 第三,加强教学交流促进资源共享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应及时总结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写好教学反思,再将点滴的心得体会上升到理论高度,相互、及时地开展交流。

我们建议,省、市、区(县)各级教研部门都要积极的为教师开展 交流搭建好的平台,提供机会 ,做好 理论指导工作,组织和开展一些教育教学活动 ,如论文征集、教案评比、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交流等等。还可以组织一些教学示范课活动,以便让更多的教师通过教学交流,进一步 转变观念,激发教育教学的热情,从而更好地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淮南市洞山中学: 蒋祥聪

2007 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