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园地 > 教师论坛
《爱莲说》教学反思
2013-01-09 00:00:00|作者:管理员|查看
《爱莲说》教学反思

杨  齐

我觉得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到底怎样教,我们一直在摸索,既要注重 ,又要兼顾 ,这无疑增加了教学难度。过去 , 在教《爱莲说》一课时,我从讲解课题、作者入手,然后一句一句领读,一字一字翻译,直到文章中心、写作方法,所有该讲的,一句话也不漏掉,所有该做的课后练习,一道题也不放过。我那时所担心的,是考试时千万别因为自己没讲到,而使学生不会做。至于对学生,我那时所关心的,是他们上课记不记笔记,下课复习不复习。有时候考完 , 自己也纳闷:这道题明明在课堂上已经讲过了,还反复强调,这是星级题,一定得注意,结果还是错得一塌糊涂。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当时更多的是责怪学生,并没有从自身去找原因。

后来,我换了一个思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发现。用这种方法上完课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教与学的真谛。经过反复修改,我有了以下的教学设想:突破传统文言教学由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的模式,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把主动权放给学生,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采用读、议、讲、练教学法进行授课。我想就读和议两个教学环节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文言文教学与普通课文的读相比,更应着重于读。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范读,仿读,美读,互读,齐读等等。在听配乐朗诵前,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听准每一个字音,听读完后,让学生对照朗读纠正自己以前读错的字音,我就势将这些易读错的字写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学习了生字,潜意识的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课文示范朗诵后,我就让学生们仿读,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每人一节,互评互读,看谁读得好,读的有情味,读的摇头晃脑,同学们兴致很高,积极投入,朗读时神情并茂,接下来的抽读,同学们是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一个站起来的男同学另我和同学们刮目相看,他平日里连作业都很少去完成,今天竟当着这么多新面孔,自告奋勇第一个站起来,同学们为他鼓掌,我的评价是 勇气可佳

以前在教授文言文时我会花大量时间让学生弄清每个字词,然后很费力地逐字逐句讲给学生听,一节课下来,多数学生昏昏欲睡,我也是筋疲力尽,课后的检测结果也很糟糕。在教授《爱莲说》一课时,我积极响应学校提倡的读、议、讲、练教学模式,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边度边练习译讲课文,学生先质疑、再解疑,变过去的教师讲深讲透为学生的学深学透,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而后通过大屏幕上重点字句的检测加以巩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材,明显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性,课文中加大了文言文的比例,而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教师在 字上下了很大工夫,学生学习的方法只是机械的识记,从而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因此我认为,文言文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构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上完《爱莲说》一课后我对此更深有体会。

本节语文课,老师让学生多朗读、多讨论,学生与学生更多地交换自己阅读后的思想认识与情感体验,大多数学生都能以自己敏锐的眼光去挖掘书中蕴涵的奥秘,提出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来。比如:“谁来概括一下莲的特点?”,“由莲的形象,你想到了什么?”,“环境对人的影响,你又是怎么看的?”等问题的提出,都可见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和深入,书本上的许多“美”点都让学生给找寻出来了,学生们那一双双明亮而敏锐的眼睛是多么善于发现问题啊!课堂上,因问题的提出,争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气氛热烈,学生在探索和讨论中生成了新的东西,这,正是新课堂所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