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园地 > 教师论坛
《制作电子相册》教学反思
2013-01-09 00:00:00|作者:管理员|查看

《制作电子相册》教学反思

周       霞

庸置 ,目前,信息技术在学校学科教学中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地位,一方面,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们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又在有意无意中打压、扭曲着信息技术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那么,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能否在学校教学中得以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又如何实现课标提出的“按照培养—养成—形成—强化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信息的表达与交流、信息资源的管理”之目标呢。我愿意同大家一道从学生提交的作品中来获取答案。 学生作品,可以说做到了图、文、声 并茂 ,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更令人可喜的是,无论是照片的导入、文字说明的添加、转场特效的设置、背景音乐的添加,还是视频文件的生成等知识点,在这幅作品中都得到了一一的落实和体现(由于作品没有生成光盘,在此,无法向大家作一全面展示)。需要强调的是,类似于此类作品,在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中,并不是少数,它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说明,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只要做到教学思想缜密、教学设计巧妙、教学准备充分、教学方法得当,就一定能够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下面,请允许我结合教学实践,就教授《制作电子相册》一课谈点体会,作一反思,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制作家庭相册软件 MemoriesOnTv 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一部分涉及到实际应用,应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但要想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软件的使用及作品的制作技巧,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要想完成活动目标,不仅需要教师详细介绍软件的特点,还要注意学生的理解情况。

《家庭相册我来做》通过电子相册的制作教会学生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现代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培养学生分析、策划与表达能力。本教学模块作为第一单元的结束部分,它的地位举足轻重,共包括看图软件、图像处理和电子相册制作软件,这些软件技术性和操作性都较强,其 3 个活动中每一项既是一项独立的应用,也是一个前后关联的整体,可以说,作为三个活动之一的《电子相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单元学习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 的提高,更关系到学生对相关软件设备的掌握和运用 因此,在教学思想上,我注意在如何让学生短时间内掌握软件的使用并创作出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观赏性的电子相册,同时在养成规划设计的习惯上寻求突破,强调学生通过活动,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利用掌握的现代知识普遍运用于并丰富日常生活的意识及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过程,本着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引起学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的原则,合理运用小组探究法、问答法、讲授法及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融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于一体的教学设计思路;在教学活动的实际过程中,牢牢把握以下环节,精心组织,适时引导:

第一 精心设计情景,引出方舟家庭相册。怎样引出电子相册是一个难点。平铺直叙,没有激情,学生印象不深刻,直接给学生观看网上的相册和由他们自己为主角的相册,时代性强,亲切自然,富有创造,马上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引起他们极大兴趣。学生通过充分观察、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自然理解了电子相册概念——那就是指可以在电脑上观赏照片的特殊文档。并抓住电子相册、传统相册之间的主要区别:电子相册易于展示、易于保存、便于携带。

第二、注重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品步骤,分析作品框架,比如分析作品画面组成,转场特效的设置,电子相册背景音乐的添加,不同菜单的设置等,在添加图片时,由于照片较多内容不可见,拖动时较麻烦,学生通过动手发现利用功能键并改变视图方式可以很轻松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