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课标,语文有教法。为深入贯彻新课标(2022年版)精神,有效推进初中语文新一轮教学改革,引领教师们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真正落实在教学实践中。2月14日下午,我校初中语文教研组联合民生中学、山南十一中、山南泉山湖中学、淮河中学、朝阳中学、洞山中学北校区开展了题为“新课标 新课堂”“七校”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交流会活动,针对新课标中涉及到的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市教体局教研室彭光品主任和田区教体局党委委员、洞山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洪军,洞山中学副校长童大信、马才学和部分语文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活动由淮南市洞山中学初中教导处李方能副主任主持。
会上,王校长指出,学科教学知识,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教学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体现着国家在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意志。
活动开始,先由八位主讲老师分别进行主题汇报交流。朝阳中学的王逗老师分享了《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初探》,要以语文新课程标准和语文课本为本,并以七下第一单元人文主题是“群星璀璨”为例,提出语文训练要素一是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关键句段的表达妙处;二是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
山南十中的王芳老师分享了《浅析“如何落实新课标,打造新课堂”》,并以部编教材七下第一单元第一课《邓稼先》为例,阐述了新课标中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同,分三个层面设置了学习任务群以夯实学生基础,提高语文兴趣,稳中求“进”。
山南十一中徐泉老师与大家交流了《语文教学与记叙文阅读——七下第一单元语文教学的一点点感想》,阐述了怎样把记叙文阅读融入在日常教学活动之中。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语文教学要求精读,并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洞山中学的荣曼曼老师在《语文课程标准引领下的教学设计探索--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之中,分享了她对新课标的理解,结合教学案例具体阐述,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淮河中学的徐国龙老师分享了《基于语文新课标理念下的单元教学设计》,一是从了解教材单元编写意图来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二是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看“学习任务群”,三是根据新课标建立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群。
洞山中学北校区的王利红老师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中与大家分享了从“学习任务群”的角度研读新课标课程内容的变化,“学习任务群”包含: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重点关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构建,从作品中汲取营养向作者“取经”,要善于进行联系和运用,通过语言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民生中学段迎霜老师与大家交流了《传统课堂中的新课堂——以<回忆鲁迅先生>为例》,她着重介绍了新课标与传统课堂的结合,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和思考,为大家提供一些具体的教学设计参考。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改善学生的阅读思维,老师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得阅读兴趣并给予正确积极的引导,学校和家长要给予全力支持。
洞山中学的阮小叶老师分享了题为《语文新课程标准引领下的教学设计探索--以<驿路梨花>为例》,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与各位老师进行了交流。在阅读方法上,七年级学生经过上学期朗读、默读、快速阅读和本学期精读等方法的训练,阅读能力有所提升。这篇课文的教学就可以以对文本精妙处的探究为主问题,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并以“多角度分析文章的主题”作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最后,童校长对此次研讨会的主讲老师分别进行了点评。他指出聚焦语文的核心素养,要依托情境、方法、资源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学评一致形成育人合力。他建议老师们构建学习任务群,推动改革。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关注学习任务群和情境学习,找到学生与自身发展的新路径,精准发力,树立“大单元”意识,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并期待着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
见贤思齐行致远,博采众长促提升。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职责与使命。在交流会中,老师们一边认真聆听,一边详细记录。希望通过本次教研会议,老师们增强对新课标、新课程的理解,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把握教学方向,提升课堂质效,开创以新课标为首的语文教学新征程。
撰稿 阮小叶
初审 郑士斌
终审 马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