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管理 > 中学教导处
洞山中学教师培训制度
2025-04-11 12:12:03|作者:管理员|查看


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达到安徽省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目标要求,促进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为了进一步促进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规范化、科学化,特制定教师培训制度。

一、完善培训机制

1.建立以王洪军校长为组长,其他几位校级领导为副组长,教导处主要领导和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淮南市洞山中学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领导小组”, 规划和管理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具体工作的实施由教导处教研负责。

2.根据学校的规定,备课组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教研组两周开展教研活动一次。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功能,有计划、分层次、按步骤地对全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检查课堂教学中新理念贯彻的情况,审视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进一步进行教学技能专项培训。

3.建立完善教师培训计划、培训考核评估措施、明确培训内容。

4.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以学习师德教育、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坚持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

二、培训人员的管理

1.校领导每人做到有培训专题:有目的,有内容,有辅导材料。

2.教师全员培训领导小组,要深入课堂听课,获取教学教研第一手材料,和教师切磋问题,解决问题。关心和指导年轻教师,指导骨干教师的帮扶工作,帮助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开展教学的专项比赛,提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3.骨干教师有帮扶对象,有带徒计划、总结、有示范课、有帮扶教师上的汇报课。

4.全体教师有权利和义务参加培训,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培训。各教师要有年度培训计划和总结。提倡教师阅读有关教育理论书籍,做到读书有笔记,学习有体会,教研有案例,研究有论文,课题有成果,每学期每位教师要撰写不少于一篇的教育教学论文。

三、培训过程的管理

1.分别制定各门课程的培训计划、确定骨干教师帮扶对象、签定带徒协议。

2.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以《校本研修记录册》为管理手段。

3.探索培训模式:专家引领、外派学习、以特级教师、省优专家、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研组长为培训主体、远程及现代媒体收看、自学、座谈交流、小规模参与体验式实践学习、专业互动研究式实践学习。

四、培训结果管理

1.培训评估考核、进行阶段性和终结性培训总结。

2.考核的结果与绩效考核和年度、师德考核挂钩,考核不合格的可以考虑减少授课任务或调整工作岗位。

3.充实教师个人档案,评估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的业务存档。


淮南市洞山中学

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