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管理 > 工会
教职工读书会第五期 以学促教,爱生于细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程晋玲】
2023-05-10 18:15:52|作者:工会|查看

                                              

IMG_8704.JPG

                                                       以学促教,爱生于细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程晋玲

      五一假期,再次拜读《陶行知文集》,由衷敬佩陶先生目光之睿智,胸怀之博大。细品教育之真谛,深思以往教学实践中之不足,简言如下。

                                                             捧书为生,以学促教

     “好的先生必须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

     “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这是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中的思想。至今读来犹感振聋发聩。我想起大学时期班主任对我说过的话:好的老师一定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我一直提醒自己要以此自勉。然而似乎很多时候,被忙碌的生活推着走,心中已经抛却了这些意识。如果这次不是校方让我们教师写一篇读教育专业书籍的读后感,我可能已经忘记了这句话。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不读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加需要读书。语文教师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因为语文课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向学生输出正向的价值,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要想语文课精彩纷呈,没有他途,唯有阅读。因懂得这些,虽工作劳累,生活细碎,我也仍然坚持阅读,让自己于忙碌之余与大师们进行对话,于冲动之后在优美的文字中逐渐理智冷静,于实践之时在名师思想的指引下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陶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否则年年照样画葫芦,就会十分的枯燥。”可见教师要静心捧书,当一个渴求知识的学生,方能以学促教,得教育英才之乐。

                                                             待生如子,爱生于细

       陶先生在《我之学校观》一文的结尾这样写道:“我有一句话奉劝办学同志,这句话就是:待学生如亲子弟。”爱是陶先生一生的教育动力,他热爱教育,热爱每一位学生。他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爱迪生。”

       是的,教师要学会爱学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尤其是在细节上,课堂细节,课间细节,学习细节,生活细节。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堆细节构成的。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和言行举止。对于学生的成长,倾注更多的细心与耐心,对于他们哪怕是一点点的小进步,也要及时抓住契机给予肯定与表扬。这一句肯定与表扬,也许会令学生终生难忘,使他的一生能始终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待生如待子,爱生于细微,“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爱,应一以贯之在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中,方能谱写教育旅程中最壮丽的诗篇。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对其教育实践的最感人诠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辈教师应当秉承与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尽教师之职,为祖国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IMG_8705.PNG

个人简介    

程晋玲,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长三角全国班主任大赛一等奖,淮南市教育教学竞赛先进个人,市骨干教师。人生格言:天道酬勤,宁静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