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管理 > 教研室
桂香沁人启研途 凝心治学共奋进
2025-10-22 10:03:44|作者:管理员|查看

淮南市洞山中学2025年市级课题开题仪式顺利举行

20251021日,淮南市洞山中学依据《淮教研〔202515号》文件要求,隆重举行2025年市级课题开题仪式。洞山中学党委书记童大信、副书记李亮副校长刘宝玉、洞山中学教研室负责人汤伟、赵海波,以及各课题组主持人和部分成员共同参会,围绕四项聚焦教育教学实践的课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四项课题锚定教育痛点 覆盖多学段多领域

此次开题的四项市级课题,紧密结合当前教育政策导向与学校育人需求,覆盖小学、初中两个学段,涉及劳动教育、美育、心理健康、学科教学四大领域,针对性破解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方荣、李菊主持的课题《“融合田园·智行育人”——安徽省劳动教育政策导向的跨学科实践研究》:课题以安徽省劳动教育政策为指引,打破学科壁垒,探索劳动教育与语文、科学、数学等学科的融合路径。计划通过开发“田园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农耕体验、作物观察、劳动成果转化等活动中,既掌握学科知识,又培养劳动技能与责任意识,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方刚、孙兰兰主持的课题《传统文化视域下小学音乐与美术学科融合的美育浸润实践研究》:课题聚焦小学美育薄弱点,推动音乐与美术学科深度融合,让学生在艺术感知与创作中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审美素养与文化自信。

江永芹、汤伟主持的课题《基于初中班会课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路径研究》:课题针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班会课设计。计划开发“情绪管理”“抗挫力培养”“同伴互助”等系列主题班会方案,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实践任务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乐观、坚毅、感恩等积极心理品质,筑牢心理健康防线。

陈陆、姚彩美主持的课题《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情境式问题链”教学实践研究》:课题聚焦初中地理教学中“重知识轻思维”的问题,以整合资源为情境素材,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链”。通过“情境导入—问题探究—总结迁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活动,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领导专家精准点评 为课题研究“把脉支招”

会上,校党委书记童大信、副校长刘宝玉对四个市级课题给予点评。两位领导首先对洞山中学老师深耕教育科研、推动教学改革的做法给予肯定,指出四项课题“立足校情、紧扣政策、聚焦育人”,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与推广意义。

刘校长围绕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展开细致点评:

心理健康课题需加强“成果量化”,立足我校班会主阵地,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探索出打造一条适合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

地理学科课题则要聚焦“高阶思维”的具体表现,细化“问题链”的设计标准,并将优秀成果在区域内推广


童书记既肯定各课题的研究框架,也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劳动教育跨学科课题需通过深入研读政策背景,正确理解劳动教育课程在育人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明确学科“融合点”,确保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

针对美育融合课题,童书记建议要注重地方文化素材的筛选与转化,充分挖掘淮南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将之与国家课程有机结合,增强美育课程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最后,洞山中学教研室副主任赵海波提醒各课题组,研究过程中需注重“过程性资料留存”与“阶段性成果总结”,注意课题研究的时间节点,定期开展中期研讨,把课题研究做实做细,确保课题研究取得优秀成果,落地见效。

此次四项市级课题的顺利开题,标志着学校在“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战略上的又一重要推进,同时也展现了我校课程建设的显著成果。学校将为各课题组提供充足的时间、经费与资源保障,支持课题成员交流研讨;同时要求各课题组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实效,真正实现“以研促教、以教育人”。

开题仪式的顺利举行,为洞山中学四项市级课题明确了研究方向未来,学校将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持续探索育人新路径,为淮南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洞力量”。


撰稿|赵海波

初审|汤   伟

复审|刘宝玉